中国

文艺家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闻立鹏(画家)
  • 国籍
    中国
  • 性别
  • 籍贯
    湖北浠水
  • 出生日
    1931年
  • 民族
  • 职业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 代表作品
    主要著作有《艺术求索录》、《追寻至美-闻一多的美术》等。
闻立鹏(画家)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申请百科
  闻立鹏,1931年10月5日生于湖北浠水。闻立鹏从小喜欢文艺,1947年入北方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学习,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干部训练班,1958年从该院油画系毕业,后改入油画研究班,毕业后留校任教。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油画作品《红烛颂》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三等奖、《大火》获北京美展二等奖、壁画《红烛序曲》获首届全国壁画展大奖、中国闻一多研究学会荣誉奖。主要著作有《艺术求索录》、《追寻至美-闻一多的美术》等。
心迹刻痕
  闻立鹏先生,一九三一年生于湖北,是当代油画界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新中国美术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闻立鹏先生都有力作问世。其作品具有鲜明的色彩语言,独特的绘画风格,在中国当代美术领域独树一帜。他对油画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论建树,对推动中国油画事业的发展充满热情,也在油画教学中贡献了自己丰富的经验与丰硕的成果,成就斐然。这使得闻立鹏这个名字中不仅包含了“闻一多之子”“当代油画艺术大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等身份,更成为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油画艺术乃至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的重要研究对象。

  对许多人来说,关于闻立鹏的最初印象,主要来自于他父亲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当年闻一多被暗杀于昆明,十五岁的闻立鹏在悲愤与痛苦中,强烈地感受到人间的美与丑、爱与恨。生活的磨砺成为艺术表达的动力,对于父亲的永远怀念,对于革命烈士的崇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凝结为他笔下永恒的主题。

  受父亲影响结缘艺术

  闻一多在成为诗人之前从事绘画工作,曾是中央美术学院西画专业的老师。一九二二年,他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科罗拉多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进行学习,主攻美术专业。一九二五年回国后,闻一多在北平艺专担任西画系老师。

  来自父亲的耳濡目染,使闻立鹏从小对艺术产生兴趣。闻立鹏回忆,他从小就喜欢看父亲画画。“虽然在昆明那段时期,父亲已经不怎么画画了,但一有空闲时间,他就顺手找一些香烟广告纸在反面画。”抗战中后期因战火迁居昆明,为了贴补家用,闻一多也曾挂牌治印,据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刻印了六百多方图章。“他白天还要教学、参加民主运动,我常常半夜醒来,看到他还在刻图章。”父亲深夜刻章的形象,深深刻印在闻立鹏心里。那时闻家附近住有冯友兰、陈梦家等方家,还经常有青年学生熙来攘往,“大家来往频繁,文化学术气氛非常浓”。

  闻立鹏曾多次赴敦煌临摹考察,研究临摹壁画,为他创作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基础,特别是色彩语言上的表现力。以色彩造型,为罗工柳所倡导。罗工柳认为中国人要掌握油画,必须领会色彩造型的观念,以色调来抒情达意。西部写生与临摹的经历令闻立鹏在色彩研究上受益匪浅。

  陶咏白认为,敦煌的色彩讲究融合、它的形式感不仅体现在内容极具主观性,还体现在色彩间的和谐。闻立鹏作品中展现的厚重、华丽、斑驳、沉稳、豪迈正是敦煌风范的精髓。如果说敦煌的色彩有一种宗教水墨感,那么闻先生的色彩语言则展现出人类历史悲剧的肃穆感,所以他的绘画有一种艳而不俗的崇高感。然而在邵大箴看来,闻立鹏作品的艺术感觉与古代传统壁画颇有相似之处,但却从中探索与凝练出新的现代感形式,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闻立鹏的风景画创作在题材上仍然是象征性的、意象性的表达自然与生命的壮美,但开始以一种更为“轻松”的状态来表达。闻立鹏曾在二〇〇一年撰写过一篇名为《在中西碰撞中走自己的路》的文章,表示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放的态度,是一个民族有自信、有生命力的体现;同时,这份轻松,也来自他对“形”与“意”这对关系更加熟练的把握。邵大箴认为,闻立鹏在艺术追求上既追求意象,用夸张与浪漫的激情进行写意的表现,同时也重形,不放弃油画的形体结构的把握,使得他的这一系列作品呈现出既严谨又随性的基调。

  闻立鹏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油画发展的历程,也是其中的倡导者,他对中国油画发展有过系统的战略思考,曾发表《温故知新—新中国油画三十年断想》《多元化趋势和现实主义的生命力、《四代画家五大语系多种美学追求》等油画理论文章,对新中国以来的油画谱系进行梳理,强调多元发展。

  同时他的创作研究与思考也推进了中国油画的发展,受到了油画界的重视。闻立鹏在二〇〇五年提出了“意象油画”这个概念。殷双喜说:“我们在做写意油画研究,事实上,关于‘意’和‘意象’的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西方美术体系里缺少的一部分。因此,这些概念恰恰是发展中国现代油画的重要文化资源。”

艺术观点
    闻立鹏先生补充了中央美院油画学派的一些新东西,他的创作和我们一般所理解的中央美院他那一代或前一代画家有不同的表现和不同的面貌。我曾经戏言:中央美院的两位老教授一位闻立鹏先生、一位钟涵先生,从学院素描的角度要求看,他们两个人有不足的地方,由于不是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素描造型比起同辈的、学院成长起来的艺术家略为逊色——这样我就想起了董希文先生讲的一句话,凡是一个人身上的艺术缺陷和不足,也许正是他可以迈步的起点,是他未来发展的空间。

  闻立鹏是从华北大学美术部走过来的,钟涵也没有在中央美院经过系统的训练。素描的不足并不妨碍他们在油画艺术上的创造,他们也勤奋地学习素描造型,他们也重形,油画的形体结构他没有放弃,在形的塑造上也做出了成绩,但这不是他们艺术的特长,经过思考和摸索,闻立鹏追求夸张和浪漫的激情,语言很严谨,又很随意,走出了与系统训练过的学院画家不同的道路。

  闻立鹏先生深谙艺术的本质,认识到绘画不是机械地反映客观真实,不是描绘客观的现象的形,而是要有自己独特的观察、体验和不同于别人的创造。闻立鹏不和别人争造型上的肖似,而是争艺术的表现力、艺术的感染力以及在艺术作品里自己感情的倾注。这样,他就在中央美院的油画圈子里有了自己的位置。

  闻立鹏此前以他父亲闻一多和以张志新为题材的代表作,在业界和广大群众中有强烈的反响,予人以悲剧性的艺术思考和崇高的艺术感受。20多年来他的新体风景画代表了新的探索成果,同样很出色。闻立鹏先生曾经临摹过一些传统绘画作品,他去过敦煌,今年看他的作品,我发现他除了广泛借鉴西方古典和现代艺术之外,同时努力借鉴民族传统绘画,包括在章法、构成、色彩运用和绘画质材等方面,做了许多新的尝试,在表达个性和传达感情以及探索绘画语言现代感方面,自出机杼,别开生面。

作品鉴赏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