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文艺家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陶器烧制技艺
  • 国籍
    中国
  • 性别
  • 籍贯
  • 出生日
  • 民族
  • 职业
    建水紫陶烧制技艺)
  • 代表作品
陶器烧制技艺 (建水紫陶烧制技艺))
申请百科
       陶器烧制技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云南省建水县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被誉为中国名陶的建水陶器就产于该县碗窑村。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始于清代道光年间,但此前碗窑村在宋元时代就已能够烧制一般陶器,遗存至今的元代龙窑和陶器残片即是明证。建水陶器烧制技艺由制泥、手工拉坯、湿坯装饰、雕刻填泥、高温烧制、无釉磨光等工艺组成。建水陶器所用的陶土呈紫色,故又称“紫陶”。建水紫陶品相高雅。建水紫陶的泥料细腻,成品硬度高,不用釉色而打磨抛光,陶质无铅、铬等有害物质,透气性好。建水紫陶不仅是陶器,而且还有书画,是陶器和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有机结合。
       2008年,陶器烧制技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Ⅷ-98。
       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被誉为中国名陶的建水陶器就产于该县碗窑村。碗窑村烧制建水紫陶的技艺始于清代道光年间,但此前碗窑村在宋元时代就已能够烧制一般陶器,遗存至今的元代龙窑和陶器残片即是明证。碗窑村以烧制陶器而得名,现有近三千人从事陶器生产。建水陶器烧制技艺由制泥、手工拉坯、湿坯装饰、雕刻填泥、高温烧制、无釉磨光等工艺组成。建水陶器所用的陶土呈紫色,故又称“紫陶”。成品无铅,无毒,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其品质明净如镜,叩之清脆如磬。建水陶器多以传统中国书法、绘画作为装饰,风格古朴高雅,文气盎然。《民国建水县志稿》中载:“建水陶业(紫陶)创始于清光绪末期,发明者,建水知县卢咸顼,江西人,先试做烟斗,继做花瓶、茶壶、笔简、汽锅及各种用具。体质坚实,形式古朴,书画生颍,色彩光润,见者无不赏心悦目。”
工艺特征
       建水紫陶品相高雅。建水紫陶的泥料细腻,成品硬度高,不用釉色而打磨抛光,陶质无铅、铬等有害物质,透气性好。建水紫陶不仅是陶器,而且还有书画,是陶器和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有机结合。它将中国传统字画或西方绘画进行再次创作,使紫陶器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传承于世。书画艺术的渗入,让建水紫陶脱离了实用的限制而升华为一种艺术经典。 建水紫陶以传统手工技艺制成,每件器物都具个性。 
       建水紫陶由于拉坯艺人存在水平技能、艺术风格、文化构成等方面的个性,同样的器型在不同艺人的手中,会呈现不同的风格流派,形成建水紫陶作品典型的个性化特征。 
       对建水紫陶的装饰尚无一种可以替代手绘装饰的办法,也因此成就了建水紫陶独特的人文语式,以陶为纸,既要保留笔墨的法备气至及所表现物象的神形俱备,又要兼顾陶坯的不同孤面和湿润状态下的柔糯特性,物象的外形神态及质感气度全在线条的方圆粗细疏密涩疾的变化中表现出来。建水紫陶的魅力,更多地体现在与陶器浑为一体的文化气息方面。
       建水紫陶的刻模经过填泥修坯、风干、焙烧、打磨抛光后,因泥料缩水的细微变异和填压、修坯、打磨过程无意识的对线条边沿的磕碰,线条会呈现好似千年锈蚀风化而斑剥渤漫的肌理变化,使条线变得高古而苍茫,显露出一种金石之气的自然古拙。

社会活动
 
       2006年8月,云南电视台人文地理栏目摄制了系统反映建水紫陶历史文化和当代技艺传人制陶经历的专题纪录片《守望陶艺》,并于当年11月在云南电视台人文地理栏目播出。 
       2008年9月, 由建水县人民政府主办的“云南陶艺家建水行”暨“云南陶艺作品展”等系列活动在建水举行,张志属等十余位云南陶艺家应邀参加了创作和展出活动,上海同济大学胡志祥教授、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董万里教授应邀到建水举办“中国陶瓷专家论坛”专题讲座。多次组织传承人参加各种国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会和博览会。

工艺流程
紫陶制作流程:

一、镇浆制泥
 
       建水紫陶的原料取自建水境内。传统的制泥方法是:将粘土原料分别捣成粉粒状,按制陶要求把不同成分含量的粉粒状原料进行配比,放入池内加水制成浆状搅拌淘洗,待含砂浆泥沉落池底,便只勺取上面的浆泥倒入另外的池内作再次淘洗。如此反复五、六次之后,让泥浆在封闭状态下自然凝干成膏状。用这样的方法制成的泥料无丝毫砂粒半点暴性,细腻犹如膏脂。
 
二、手工拉坯
 
       由于泥料细腻,在湿润状态下的可塑性相对较弱,因此,建水紫陶不适宜用灌浆或注模的方式制成器型,而沿用数千年以前古人发明的轮制成型手工拉坯的方式拉制器型。 
 
三、湿坯人工装饰
 
       建水紫陶的刻填工艺要求在陶坯湿润状态下完成,才能保证填泥与坯体充分吻合,因此,陶坯器表的墨稿装饰亦必须在湿润状下用手绘完成。 
 
四、雕刻填泥
 
       对陶坯落墨后,刻工艺人即将湿坯上的墨迹雕刻成模,随形赋色,填敷各种色泥。由于填泥的湿度与坯体湿度不同,干燥过程中填泥与坯体的收缩不一致,因此,填泥要经过二至三次填压,使填泥与刻模充分粘合,填泥与器表成为同一块面。 
       在陶面上雕刻填泥,以泥为彩,注重的是色块之间的对比协调,是一种形式感效为简单而表现力十分丰富的艺术语言。“残贴”的装饰,是建水紫陶又一种艺术语言。“残贴”的作法是:在陶坯上用风格不同、字体各异、字数大小不等的字画交叉重迭进行装饰,刻工将字画用阴阳两种刻法交叉刻出,在刻模上以不同颜色的彩泥填敷,不同彩泥形成的字贴画卷正倚迭交,把传统的经典和现代的简洁集合得浑然天成,丰富了建水紫陶的艺术表现力。
 
五、高温烧制
 
       建水紫陶的烧成温度要求在1150℃—1200℃之间。传统烧制建水紫陶的炉窑称为龙窑。龙窑呈竖卧状依山势由低向高逐台而建。窑内点火燃烧后,窑膛内形成了一个与外界截然不同的烧成气氛,陶坯内所含的各种成份在不同的火温和窑气下会呈现不同的还原结构和还原色彩,当窑内达到相应的高温时,紫陶在不同的窑气内会呈现或红或紫或黑的奇异变化,形成建水紫陶有别于其它陶瓷的窑变特色。
 
六、无釉磨光
 
       建水紫陶最后一道工艺是人工打磨抛光。建水紫陶因为泥料腻若膏状,经人工由土还原为陶后,可将其打磨成明镜般光洁。一件上好的紫陶,要经过七八道打磨工序,用磨杵的功夫和耐性才能让陶面明如镜、洁如玉,完成建水紫陶最后一道工序。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建水紫陶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建水紫陶是在宋、元、明陶瓷生产的基础逐步形成的,是数千余年陶瓷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从一件件陶器上,可以解读出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沧桑巨变的历史轨迹,折射出汉文化与边地文化的水乳交融。 
       建水紫陶具有较好的工艺价值。用这种特殊工艺制成的陶品,无论在质地、品相、文化内涵、实用功能等方面,都将传统的陶瓷技艺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建水紫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建水紫陶制作将书法、绘画等集于一身,让原本单调的陶器获得了升华。书法和绘画的水平高低,决定着紫陶的最终价值。欣赏建水紫陶,更多的是欣赏建水紫陶承载的文化内涵。 
       建水紫陶具有实用价值。建水紫陶是一种以硅铝为主的人工还原的“石头”,它无釉、无铅等有害成分,具有良好透气性、保湿性和多重的可塑性。因此,它既可用于盛、贮、保存食品,也可用于家居装饰,还可作为艺术品收藏、作为建筑装饰。 
 
传承状况
 
一、大量的劣质替代品对建水紫陶形成巨大冲击
 
       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塑料制品、粗陶制品等实用性的产品可用工业化大批量低成本生产、从实用的方面,大量地抢占了建水紫陶的市场,对建水紫陶的传统工艺传承极为不利。
 
二、原始的口传手教方式极大地制约着传统工艺的传承
 
       建水紫陶的工艺极大部分是用手工完成的,在传承过程中,以自愿为前提,以师徒口传手教为特征,工艺技能的个性化特征十分明显,其工艺承传有“自然淘汰”的危险。 
 
三、个性化的经验控制影响着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建水紫陶的泥料配方、烧成温度、烧成气氛是由师傅艺人凭经验现场控制,品质质量不定性因素多,艺术表现力受到制约,使建水紫陶工艺传承面临濒危。
 
四、繁褥的手工工艺使传承出现断层
 
       建水紫陶的从制泥到磨光、劳动强度大、工序繁褥,使建水紫陶工艺传承让人望而怯步,工艺传承出现断层。 
 
传承人物
 
       陈绍康,男,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临安镇碗窑村人,1939年生。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陶器烧制技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
保护措施
       1996年, 红河州人民政府将碗窑村村后一条有代表性的元代古窑遗址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建水县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命名为“中国名陶之乡”称号。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建水县文化馆获得“陶器烧制技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陶器烧制技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建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作品鉴赏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