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文艺家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庐剧
  • 国籍
    中国
  • 性别
  • 籍贯
  • 出生日
  • 民族
  • 职业
    安徽省传统地方戏剧种
  • 代表作品
庐剧 (安徽省传统地方戏剧种)
申请百科
       庐剧,安徽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庐剧,原名倒七戏,又称小倒戏、小戏,另有别称花篮戏、采茶戏、灯戏、二小戏、三小戏、和州戏、倒祭戏、稻季戏等,流行于安徽省江淮之间的皖西、皖中和江南部分地区 ,是在皖西大别山一带的山歌、合肥门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锣鼓书、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因其创作、演出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定名为庐剧。 庐剧的传统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部分,表演朴素而活泼,简单而真实,同时庐剧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鼓,早期庐剧用锣鼓伴奏,主要有堂锣、大锣、小锣三件打击乐器。
       2006年5月20日,庐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57。
 
文化特征
唱腔

       庐剧的传统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部分。主调是折戏和本戏的主要唱腔,有旦和小生唱的“二凉”、“寒腔”、“三七”;老生唱的“正调”、“哀调”;老旦唱的“正调”、“哀调”;老生、老旦唱的“端公调”;丑与彩旦唱的“丑调”;以及神鬼出场用的“神调”、“鬼对子”等。主要唱腔又有寻板(类似导板)、抹拐(类似扫头)、伸腔、连词、切板、大小过台等变化。落板时常用帮腔,满台齐唱,称为“邀台”(或“吆台”)。花腔多为民歌小调,常用于三小戏,活泼健康,有40多种,大多专戏专用。
       庐剧的唱腔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在唱腔中不断出现用假声演唱的旋律,称做小嗓子。二是演唱中的帮腔吆台,即当舞台上的演员唱到一定的时候,由场面和后台的演员齐声帮唱,高亢辽阔,烘托剧情,渲染舞台气氛。其乡土味很浓,风格明朗。 
 
表演
 
       庐剧的表演朴素而活泼,简单而真实。打击乐很丰富,几乎是一种戏一套锣鼓经,其身段舞蹈也是在锣鼓声中进行的。唱时,一般都站着唱,随之做一些小的表情动作,大的舞蹈动作都是唱完一段后,随着打击乐器的伴奏舞蹈起来。舞蹈吸收民间花鼓灯、早船舞等形式,花样翻新,姿态优美。 庐剧从编剧到导演,从作曲到舞美的设置无一不与兄弟剧种相同。至于演员的唱、念、做、打及手、眼、身、法、步与其他剧种也没有根本区别。要说有区别主要是声腔。庐剧唱腔主要来源于民间,古庐州有门歌、秧歌、莲花落、搭汗巾等民间小调,大别山有山歌,巢湖地区有巢湖民歌。庐剧的唱腔就是根据这些民歌和小调加以提炼、升华、改良而来的,比较朴实,有很浓郁的乡土气息,韵味也十足。庐剧流行区的观众对这种唱腔爱听、爱唱,因为它与人们的生活很贴近。 
 
脚色行当
 
       庐剧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鼓。后来发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亦还未形成固定的角色体制。庐剧从前无女艺人,旦角多由年轻稚嫩,嗓音甜脆的男少年扮演。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庐剧班社开始进入城市,演出剧目不断丰富,脚色行当也相应增多,分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 

伴奏乐器
 
       早期庐剧用锣鼓伴奏,主要有三件打击乐器:堂锣、大锣、小锣,有“两打三唱”之说。伴奏时由打鼓师傅兼打大锣和打小锣的两个人,称为“双场”。后艺人们用碗口粗的毛竹节,在毛竹节的周围钻孔,用绳子拴在长凳上,用竹筷击出响脆的声音,当板鼓用,由打鼓的师傅兼打。后又增加了钹,由不上场的演员兼打。伴奏位置一般是在演员舞台下场门的一侧,打堂鼓和大锣的鼓师靠近台口,里面是小锣,再里面就是钹。
1949年后,庐剧在艺术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许多庐剧团为了充实庐剧伴奏乐器,先后成立了民族管弦乐队,包括二胡、高胡、笛子、琐呐、琵琶等等。后来还加进了大提琴、小提琴、单簧管等西洋乐器。有时根据演出的需要,使用了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的混合编制乐队。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庐剧具有很强的吸收性、包容性和普及性,它在唱腔上吸收了地方民歌小调、山歌、情歌、麻城“高腔”等的音乐,表演上吸收了鄂东的“花鼓戏”、“端公戏”、“嗨子戏”等的手法,不少剧目中融汇进了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的观念和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庐剧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
       具体来说,从庐剧的产生来看,其剧目充分反映了江淮地域文化和安徽文化的特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的地方剧种,庐剧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特别是来自广大农村的观众,在民间戏曲逐渐衰落的状况下,他们对庐剧的喜爱始终未变;庐剧虽只有数百年历史,但它内在的人文精神、生活习惯、行为范式、言语传承、心灵契合却是多种因素的历史积淀、交汇、融合而成,艺术特色十分突出。
 
传承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庐剧等安徽地方剧种举步维艰,同时,几乎所有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生存与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猛烈的冲击。传统庐剧生存困境有着很多原因,内因方面有方言多样,唱腔不统一,多为“腔”等问题;外因方面存在演出市场萎缩、管理体制死板、人才培养无力、宣传扶持不到位等因素。庐剧作品无论质量和数量都很缺乏,大多是传统剧目,新剧目少之又少,既无“高原”,也无“高峰”,陈词滥调、符号化、碎片化作品充斥着现有演出市场。
       庐剧在20世纪50~80年代非常红火,但80年代后期,由于人才、市场、机制、投入等诸多原因,全省的专业庐剧团锐减,到2015年为止,仅存十余家,情势不容乐观。另一方面,民间庐剧职业剧团的私营班社发展红火,活跃在流行区的有两百多个。
       因自然环境、风俗习惯、语言语音的不同,庐剧又形成了几种类型的表演、演唱风格。一般依据地理地形的特点,分成上、中、下三路,也称东、中、西三路。
       上路,或称西路,以六安为中心的、霍山、霍邱等皖西一带,唱腔粗犷高亢,跌宕起伏,旋律跳跃而华丽,多用假声,带有山区特色,称为“山腔”; 
       中路以合肥为中心的肥东、肥西、长丰、庐江、舒城等地,兼有上下路的特色,以二凉、寒腔为主调,唱腔柔和甜美,旋律委婉抒情,在尾声处有假音,语言朴实,自然清新; 
       下路,或称东路,以芜湖、巢湖为中心的无为、含山、和县、南陵、繁昌、当涂等地,注重行腔韵味,只在落尾时用假声,吸收了京剧的表演程式和武功,剧目题材由俗走向雅,音乐清丽婉转,细腻平和,具有浓郁的水乡特色,称为“水腔”。
作品鉴赏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