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海天落照图》让人襟怀为之开拓的景象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4年04月28日
  传统中国画中,表现海洋的作品不多,直接表现太阳的作品则更少。这大约因为传统中国画的发端和发展主要在内陆,又在观念上不重于光影变化的描绘的缘故。   傅抱石先生二十九岁时曾赴日本留学,接触过东洋和西洋的艺术。尽管他倾心于石涛和传统文人艺术,但其艺术观念始终是较为开放的,他一生的艺术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所谓“笔墨当随时代”(石涛语),正是这一观念和实践的显著标志。
       一座高山耸立在大海之滨。天边落日西沉,余晖染红了天空与海面。这壮丽的场面吸引了人们拥向山头,以便观赏到这"千古夕阳红"的瑰丽壮观的自然景象。在海边登山观日落之景,此一构思可能来自古诗中的意境。但画家在此图中并未表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那种略带颓丧的情绪。画中描绘的是"水中天际一时红"的自然景观,画面苍茫浑莽而又壮丽辉煌。面对这样的景色,人们只能感叹造化的伟大与无穷魅力,诗人胸中会涌现出"夕阳千岭秀"、"烟水苍茫,千里斜阳暮"、以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样的诗句。画家在《海天落照图》中所要表现的正是人与造化的这种关系:造化的伟大因人而存在,对造化的歌颂即是对人的歌颂。傅氏在画中所创造的无限开阔的气象,正是画家的博大胸襟的体现
  抱石先生画海,也直接描绘太阳。从其传世作品考察,1940年在四川画过《观海图》;1942年又画过一幅同题作品,汪东(旭初)曾为赋《画山水歌》;1946年还画过一幅名为《洪涛万里》的海景。五十年代后,由于行踪的扩大,海景作品就更多了。至于直接描绘太阳,五十年代后始渐多见,五十年代前则仅见此图。
  此图一半为山,为石,为礁,另一半为波涛起伏、浩瀚无际的沧海。沧海接天,相接处半轮红日徐徐落下,满天绯红的霞光,映照着滚滚海涛,也映照着山礁,这是何等壮丽的景色啊!落日只有与大海结合,才有这种壮阔的,绚烂的,让人襟怀为之开拓的景象。
  山在无垠的大海面前,似乎失去了它的高度,对照着其小若豆的登山观海者,它的雄姿才得以显示。披风踏浪登上山崖者六、七人,约有老有少,有文人雅者,直面浩瀚和绚烂,惊异者有之,赞叹者亦有之。先生略作点划,其神其态便跃然图中了。山石之法,混用乱麻与拖泥带水诸皴,纵横不拘,乱头粗服,复加以大笔点厾,一派淋漓苍莽气象。画上钤有“往往醉后”一印,很可能是先生饮酒微醺中所作。那种恣肆的笔墨,那种浩然的气息,恐怕都是醒者难以获得的。
  画上另一印“抱石得心之作”,说明作者的自我认可。“得心”者,得意也!“醉后信笔两三行,醒来却书书不得”,说的是怀素作书,醉笔解除了自我的拘束,往往是醒后不办的!抱石先生嗜酒有癖,画前饮,或边饮边画,其之于画一如怀素之于书,何其相似乃尔!
  此图未署年款,从画风和题款分析,应是先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的作品。这一时期,正是作者画风初成的重要阶段。十余年后的1957年,抱石先生在罗马尼亚的康士坦“妈妈呀”疗养院,恰逢海上落日,写生为图,又题曰:“海天落照”,时代、景色都大不同于前了,但海天落照的壮丽,不能不再次打动先生,促其付诸笔墨。这有趣的画题的重复,告诉了我们一位真性情的大艺术家—傅抱石!   

萧平   
戊子春月于金陵爱莲居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擅画山水,中年创为"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傅抱石是中国20世纪杰出的传统绘画艺术大师,在中国传统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起到了承前启后、革故鼎新的作用。他长期攻研山水、人物画,亦擅金石书法,还是一位优秀的美术史论家。在当今艺术市场上,其作品频受青睐追捧,交易屡创佳绩,